欢迎来到上海登尼特企业登记代理有限公司
网站地图(百度 / 谷歌

联系电话:13916852981

文案策划

Marketing customer case
您的位置:首页 > 文案策划 > 可研报告

股权架构设计中有哪些“雷区”?

发布日期:2021-11-19浏览次数:45

更多关于股权架构的信息请咨询:021-58763186/18101649652


利益的分配是亘古不变的难题。对于创业公司而言,创始人如何合理安排股权架构才能避免“流血战争”?股权设计要绕开哪些雷区?每个公司的情况不一样,解决的方案也是不同的,但是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归结起来具有趋同性。今天我们探讨的就是股权设计的几个典型“雷区”。


一、过于分散

这种形式的股权架构,股权分散在各个股东手里,且相差比例并不大。比如20%:30%:10%:10%:30%。这种股权结构没有核心股东,各股东之间相互制衡,使企业决策困难,企业大量时间都消耗在股东之间的互相博弈上。没有担责人。小股东不关心企业发展,寄希望别的股东花大力气管理,自己坐享其成。—但这种内斗事件出现,就会影响公司的发展,所以股权设计有一个重要的原则是要减少简化博弈的局面。


二、过于平均

很多时候过于平均并不是公司的创始人想这样安排,恰恰是因为开始的时候大家对于各自的贡献没有办法准确的去评估,这个时候可能就形成分配股权比较平均的情况。股权分配平均,常见于创始人之间很熟悉,如老同学、老同事。在分配股权的时候常常因为面子上好看而选择平均。在公司启动初期大家容易谈成一个共识,觉得都很容易都把公司注册起来。 但之后,随着公司的不断的发展,就会暴露出较大的问题。最典型的是在公司发展过程中,每一个人能力的变化不同,对公司的贡献不同,会导致有人觉得不公平,从而引起公司内部矛盾,影响公司发展。最主要的影响是在投票决策方面,容易导致决策层面的复杂。这样的股权比例,无人拍板、无人担责,寄希望于对方,自己落得清闲。企业无人管理,自生自灭。


三、高度集中

作为企业的创始人,拥有企业100%的股份,对企业的发展起主导作用。从表面上来看,这种股权结构让创始人拥有绝对控制权,有利于决策,但如果深挖就发现,这样的股权结构和“一言堂”式的家族管理模式毫无二致。企业的董事会、股东会等都形同虚设,企业经营管理都由创始人一人说的算。这种类型的公司培养出打工心态的管理人员的概率较高,最终导致公司管理运营压力都集中在股东身上,且核心管理团队的稳定性较差,不利于公司高速、稳健发展。这种情况的最坏的结果是,一旦创始人决策失误,企业将走向陨落。


我们今天讨论的股权设计雷区,实际上指的是出现股权纠纷较高的几种股权结构,目的是希望企业家能尽量避免高风险的股权结构,并不代表设置上述股权结构的公司一定会有股权纠纷。虽然股权架构不能解决一切,但避开错误的股权设计,能让创业成功更近一步。


友情链接: 万国企业网 顺企网
版权所有:上海登尼特企业登记代理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:登尼特  统计代码放置